番外二
自打雍定十七年皇长子裴敬坤被封为贤郡王之后, 裴清殊的另外几个儿子们也都陆陆续续地封了王。
为了避免兄弟之间的矛盾, 裴清殊基本上都是按照儿子们的长幼顺序为他们封王的。
雍定二十年四月, 在裴清殊灭大宛之后不久, 四皇子裴敬翊因在安排粮草一事上表现得十分妥当, 被晋封为端郡王。
身为四皇子的养母, 宜贵嫔孟氏也母以子贵, 并因其入宫多年,资历颇深的缘故,于雍定二十一年正式被晋封为宜妃。
孟宜妃的晋封典礼上, 四皇子为其忙前忙后,俨然与其亲子无异。
礼毕之后次日,孟宜妃去探望娴贵妃时, 两人不禁提起了这个在朝堂上渐渐崭露头角的四皇子, 以及那个几乎已经被宫中大多数人所遗忘的四皇子的生母谢嘉妃。
娴贵妃当年被谢嘉妃下了慢性毒-药之后,卧床调养了几年, 用最珍贵的药材续命, 靠她自己那一口气撑着, 才病歪歪地活到如今。
原本身子便不好的一个人, 自打那年中毒之后, 就好像丢了一半的性命一般, 像个影子似的活着。
宫里的大小宴会,她不参加,侍寝的牌子也再未挂过。不过裴清殊从没有忘记过她, 还有一双出息的儿女, 和做阁老的弟弟,宫中倒是无人敢当面轻视于钟氏。
提起把自己害成这个样子的谢嘉妃,娴贵妃凉凉一笑,声音里已经听不出恨,只有一丝淡淡的自嘲:“当年谢氏刚刚入宫之时,我便觉得她不简单。后来她眼拙,与匈奴人勾结,事情败露之后,我还以为自己小瞧了她,却没想到她原来给我留了这么一手……”
宜妃默了默,颇有些懊恼地说道:“我也是真的没想到!当初皇上决意迁都,让我和嘉妃先行来到长安,多少有些让我盯着谢嘉妃的意思。我的确是让人盯着她了,可我……我以为她的目标是皇后娘娘,所以我才没发现什么。却没想到她最恨的人,竟然是姐姐你。”
许多年来,娴贵妃和宜妃都默契地闭口不提当年的这一段往事。
既然今日从四皇子说到谢嘉妃,又提及了这一段往事,娴贵妃索性不再遮掩:“可是外界对你诸多猜测,认为是你存心害我,又想在皇上面前立功,所以才揭发此事。不然为何那么巧,发现我中毒的人是你,找来敏妃为我解毒的人也是你。最终晋位、得子的人,也是你?”
宜妃抬起眼睛,直视着娴贵妃,声音有些发颤地说道:“因为我比任何人,甚至比皇上还要关心姐姐。姐姐难道还不明白吗?如果我想让姐姐死,这些年来,我有无数的机会能够得手。可是我想让姐姐活着,永远活着,活得比谁都要长久。”
娴贵妃歪头看着宜妃。
岁月无情,纵使宜妃养尊处优,这些年来抚育养子,帮助皇后协理后宫,眼角也多少添了几道皱纹。
娴贵妃倒是因祸得福,从那年中毒时起,容颜便几乎未曾变过。
“有时候,我觉得妹妹很像我。有时候我又觉得,自己从未了解过妹妹。”
娴贵妃看着宜妃,轻声说道:“但我知道一件事。如妹妹所说,你从未想过让我死。不然这些年来,我也不会由着你留在我身边。”
宜妃闻言,不由欢喜地看向娴贵妃:“姐姐果真信我?”
娴贵妃清浅一笑:“你不想让我死,但你也不想让我像当年一般,得到皇上的宠爱。”
宜妃心中一惊:“姐姐……”
“我能撑到今日,所为不过一双儿女罢了。如今亭儿成家立业,得封郡王,小玉成了定国公主,不需要我再为她操心。既然孩子们都已长大,剩下的日子,我想为自己活着。有些事,藏着掖着,也没意思。”
宜妃垂下眼睛,捏紧手心,看起来颇为紧张的样子:“姐姐想把话挑明了说,可姐姐你当真明白我的心意吗?”
娴贵妃轻声道:“好像明白,也好像不明白,不过都没那么重要了。”
宜妃心中一慌:“姐姐心里的人,还是皇上,是吗?”
娴贵妃不说话,只是微笑。
“姐姐方才说,这些年你这么艰难地活着,为的是保护一双儿女,可依我看,怕是不仅仅是这么简单吧。姐姐知道皇上看重你,所以不忍心让皇上难过,是不是这样?”
宜妃的情绪颇有几分激动,可娴贵妃却是答非所问:“很多时候,我觉得别人不懂我。可若别人太懂我,我又会觉得不安。可能我真的是一个奇怪的人吧。”
宜妃沉默了一会儿,似乎明白了什么。擦了擦脸上的残泪,一言不发地退了出去。
从那之后,她便再也没有来过襄乐宫。
平日里无事的时候,娴贵妃也很少会离开自己的寝宫。只有天气好的时候,她才会在附近转一转。
不过这日和宜妃把话挑明了之后,娴贵妃并没有觉得多轻松,心里反倒有些不快。她也不顾风雨欲来的天气,叫婢女拿了披风过来,打算出去走走。
银烛知道娴贵妃的性子,知道自己劝也无用,便只能亲自替她系上了浅紫色的梅兰竹菊纹披风。
这件披风钟氏年轻时就很喜欢,穿了许多年都没有丢掉。
出了襄乐宫后不久,娴贵妃便看到有一队身着浅粉色宫装的少女正在管事姑姑的带领下向反方向走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皇帝奋斗日常请大家收藏:(www.flwenxue.com)皇帝奋斗日常福利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