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踏歌对顾惜朝这催债似的行为有点不解。
谋划粮草药材本就不是一件容易做的事, 更何况还要避人耳目, 可顾惜朝就好像灾情已紧急到片刻也等不得,少半天粮草就能死上几百个人一样。
“……嚎”但陆踏歌还是答应了下来。
官场的事他不了解, 这话都不好好说的两人之间的事,最好不要多加质疑。
回到杨羽那边时方才天亮,陆踏歌翻进书房时不见青年人影, 只案几上搁着一本折子, 底下押了张写满字的宣纸。折子上一边是墨字,一边是朱批,对的工工整整, 仿佛像在写诗, 宣纸上则相对要凌乱的多。
西域人认认真真的看了一会儿, 发现一个字都不认识,只能又翻出去, 问府里下人杨羽去了哪?
下人见是陆踏歌, 忙赔上笑,道“神候府”
神候府?西域人扯了张纸, 叫那下人把神候府三字写上,然后执着那歪歪扭扭宛若虫爬的字去满京城找神候府。
杨羽此时正在神候府上喝茶。
茶是好茶, 明前龙井,清气满室;人也是妙人,公子无情, 天下无双。
“我托铁手追命四处奔走, 如今堪堪买到大约三万两的粮草和五万两的药材”坐在轮椅上的白袍青年挽袖为杨羽斟上一满杯茶, 冲水凤凰三点头,手法干净利落“无情不大通点茶那般的风雅功夫,粗鄙之处,还望杨大人恕罪。”
杨羽笑笑,捧起茶杯啜了一口,道“这茶煮的火候巧妙,清香盈口,何必在意点茶之流的表面功夫。”
无情深深的看了杨羽一眼,道“杨大人出二十万两以助青州水灾之仗义,无情甚是钦佩。只是大人最近的献曲献画,与陛下吟诗作对,赏玩花草之事,实在不该是臣子所为。”
“前些日去杨府时,无情见府上亭台破旧,草木缭乱,仍是昔时模样,故此时只有一问——敢问杨大人,是否初心仍在?”
杨羽放下茶杯。
他何尝不想做个贤臣,匡扶社稷,为国为民,可如今纵是他长叩圣人阶前,血泪铺地,那个真正掌控天下命运的人,也不会看他一眼。
而若是他琴棋书画皆精,通晓玩乐之道,纵是他不去找陛下,陛下也会不时送些东西来。
“羽,初心仍在”杨羽慢慢道。
有些谋划,现在还不是暴露的时候。
这时,窗户啪的一声无风自开,本来在斟茶的公子顿时拂手一颗茶叶粒打了过去。
破空之声一闪既没,空无一人处渐渐现出个男子身形。
那是个西域人,长了张好看到惊心动魄的脸,有着碎冰般蓝色眼眸,白发随意披在肩头。
若明月在云,山雪浮银。
陆踏歌扬了扬手里的茶叶粒,随手将之掷回茶罐中,以手撑窗,轻轻松松的跃了进来。
“顾惜朝那面急着催娘草和药,让我来问问情况”西域人回想了一下雨势道“那边人策的擦不多了,暂且桑亡不大。”
无情叩着暗器的手在听到这话后才放了下来,看向杨羽道“这位是?”
“是吾友,姓陆,名踏歌。赈灾的那二十万两其实是陆先生出的”杨羽把茶杯往后推了推,免得暴露陆踏歌举起好茶一口干的焚琴煮鹤行为,思忖片刻道“无情公子和追命铁手三位捕头已经收集到了部分物资,你直接带过去就是。我前日传信金风细雨楼和连云寨,金风细雨楼尚未回复,连云寨大当家戚少商言,愿出三十车粮草为青州渡过难关。”
“剩下的粮草和药材大概要稍晚些送到”待杨羽说完,无情道“备齐大约要五六天,到时会给陆先生传信。”
陆踏歌在心底算了下这几天的时间差,觉得应该差不多,点点头算是知晓。又觉口干舌燥,倾身拿过杨羽的茶杯一口气饮了。
“既然伤亡不大,如今问题便在于水灾后的排水清淤,恢复农桑”见那茶还是没能躲过一劫,杨羽有些无奈,只好继续讨论要务“这几日暴雨,河水大涨,决堤成灾,顾惜朝发的折子明日也该到了。”
“朝廷必会下旨赈灾”无情倒也不大在意那一杯茶,提及赈灾之事才严肃了起来“待议论此事时,唯一要注意的,便是蔡傅二人会不会趁此机会再贪一笔。”
“……”杨羽有些沉默。
这世上贤臣都差不多是一个样子,只有贪官手段层出不穷,而且一山更比一山高。蔡京下手再贪一笔是肯定的事,只是不知道这笔要怎么贪,贪的多,还是少。
只是蔡京下手去贪,估计也没有少的。
“我会向陛下提议,以工代赈”杨羽道“修复河堤,重建桑田,所干的多,得的也多,避免无用的浪费,也减轻朝廷负担。若赈灾银给的少些,蔡京傅宗书不愿耗费心神,到百姓手里的,反而能多些。”
无情想了想,也觉有理,道“便依杨大人所言。”
话都说到这份上,若万事俱全,青州水患估计可以安然度过了。
陆踏歌也松了口气,用系统带着粮草当晚又跑了回去,将杨羽的话跟顾惜朝说了,又报上诸葛正我和戚少商的名字。
顾惜朝心里有了底,结合河道地形图,当晚就起草疏通河道的条例方案和奖赏制度。他身怀大才,列出来的规章面面俱到,若张贴出来,必能使民心得以振奋。
西域人看了一会儿,实在困的撑不住,抱着衣服团在角落里睡了,第二日起来时只见顾惜朝披着个薄衫伏在案上浅眠,脸上都沾上不少墨汁,心底也是颇为感慨。
照此下去,青州安矣。
三日后骤雨初歇,疏通河道刚刚开工,杨羽说的朝廷那纸赈灾文书果然落了下来。
先说青州暴雨,幸得顾卿治理有方,伤亡甚小……云云皆是夸顾惜朝的能耐,接着话锋一转。
——朕闻此雨有开山之能。
顾惜朝看到这话心底没来由得一冷,连忙往下继续读,脸色顿时难看起来。
诏书写的措辞文雅,但这确实是一封征召花石纲的旨意!
所谓以工代赈,这工,不是修堤排淤之工,而是掘地寻石之工!
※※※※※※※※※※※※※※※※※※※※
写完忘了发……。
喜欢[综武侠]中原太可怕请大家收藏:(www.flwenxue.com)[综武侠]中原太可怕福利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